744 都是人才-《不明不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下不光要见一见张燮,问问他写这本书的经过,顺便也见见徐霞客吧,好歹是后世的名人,一眼不瞧不合适。

    “万岁爷,今天还要去化工厂巡视……”可王承恩有点不乐意了,皇帝溜溜熬了一宿,眼看着天就大亮了,不能一眼都不闭,白天还要连轴转啊。

    “派人过去说一声,把巡视的日子改一天。朕有点饿了,早饭提前些,多做点,留出袁总参谋长和参谋们的份儿。哦对,先带他们三個去洗洗澡,换上参谋的衣服。”

    洪涛是真没打算白天黑夜连轴转,既然遇到了抽不开身的意外那就只能先顾眼前。等袁可立和参谋们来了,先让他们画地图,自己在沙发上迷瞪会儿,估计到吃午饭的时候也就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徐霞客有没有才洪涛是没大看出来,毕竟刚二十多岁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张燮却是个很有才的家伙,这一点洪涛非常肯定。

    《东西洋考》确实是他写的,总共十二卷,字数不多,内容却非常实用。

    张燮在书里介绍了与大明有海贸的三十多个国家,包括航线、大概位置、文化、税赋、物产,不能说非常详细笃实,也算得上比较全面,至少比礼部的档案详尽具体。

    有意思的是张燮除了广东的几个港口之外从来没出过国,甚至不曾去过濠镜澳。他书里所写的内容全部来自于福建和广东的船工、船东和海商。

    而且这本书也不是他想写的,是受漳州知府所托,像编写县志似的专门写出来给海商们参考用的,前前后后才用了半年多时间。

    “朕本想让你去测绘司当主事,继续跟随刘时敏、徐霞客游历全国,但此时又有了新的想法,你可愿听听?”那书里面写的到底对不对呢?洪涛还真没法评价。反正从字里行间看,给人一种挺靠谱的感觉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,洪涛认为让张燮去测绘司里当个六品主事有点浪费。这种人天生就是干宣传的材料,而目前自己身边除了马经纶也正缺这样的人才。

    “小民不敢造次……”张燮至今还有点恍惚,虽然也算得上官宦之家,可距离上殿面圣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,又听闻皇帝要赐官,哪儿还敢挑肥拣瘦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