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9 新军制-《不明不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每个百户下辖2个队,每队下辖5个什,由百户掌印,百户参谋2人,分管作战、训练、后勤、军械、情报、通讯、账目等。

    每个什下辖2个伍,共10名士卒,由什长掌印,属官有伍长两名,分管作战、训练、后勤、军械、通讯等事,不配备参谋职务。

    从都督参谋长到百户参谋的品阶勋官与军官相同,但采用双重领导,其任免、奖惩权在总参谋部和海陆两军参谋部,任何部门不得越权干涉。

    常规状态下各级参谋要听从本级掌印军官指挥,如遇特殊情况,比如与主官发生了严重分歧,可经全体参谋通过,暂时剥夺主官指挥权,并按照官职选择递补临时指挥官,事后再由总参谋部决断。

    新军制下的第一任陆军左都督是李如樟,授正二品骠骑将军衔;右都督空缺,都督同知杜松、孙承宗,分授从一品荣禄大夫和正三品邵武将军衔;都督签事萧如薰、麻承恩,分授从一品荣禄大夫衔;都督参谋长还是丁顺,授正四品明威将军衔。

    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,孙承宗明明是都督同知,才授了正三品邵武将军衔,职务低一级的萧如薰和麻承宗却授了从一品的荣禄大夫衔。让正三品的指挥从一品的,这可咋工作啊?

    其实这才是新军制的核心,在确定权责的时候先比职务,职务相同才比勋官头衔。品阶只代表了荣誉、贡献和薪俸高低,与职务和权责没必然联系。

    为什么要这么设定呢?始作俑者洪涛的回答是为了方便开展工作。假如不把头衔和职务明确区分开来,那将来很可能出现一个参加过很多次战斗、立过不少功劳的军官,品阶比现职指挥官高的现象。

    但活得久和立功多,并不能百分百代表这名军官具备出色的指挥才能,可以领导更多的军队。也可能是由于服役时间长、参加战斗多、命比较硬,一步步积累了军功升迁了品阶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军官给予很高的待遇和荣誉是必须的,这也是人家应得的。但职务并不能也随之同步提高,立功受奖和指挥能力完全是两码事,必须要区分开来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才能更精准、更公平的进行升迁和奖惩,既不让勇敢命硬但缺乏指挥才能的老兵担任过高指挥职务,又不能让为国卖命、多次血染沙场的勇士流血又流泪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