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2 开放与封闭-《不明不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们需要喘息,我们也得喘口气。大明的优势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,可内部存在的问题也不少。如果总受边患羁绊,朕与众卿家就算长了三头六臂,恐也难以内外兼修。

    现在他们想休战,那我们就满足这个要求,顺便给他们一种大明依旧软弱、依旧不喜征战、得过且过的假象。然后利用这段时间将新政进一步铺开,训练更多新军。

    先把内功练扎实,储备更多钱粮。将来就算他们不找事儿,我们也得找借口、找机会,一鼓作气彻底消除隐患。”

    面对两位大臣的表情,洪涛没让他们发表反对意见,而是先阐述了自己为什么同意对方的要求。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主张,我的是我的、你的还是我的,在没有全拿到手之前永不妥协!

    “陛下言之有理,深谋远虑,举重若轻,臣深以为然……不过一旦互市开启,我朝物产丰富,势必要大量流出。势必再出走私火炮之事,恐要徒增他人实力,于己不利啊!”

    袁应泰本身是个文官,对打仗没什么偏爱,一听皇帝说要继续扩大新政实施范围,当下就有了认同感。不过他也不是死读圣贤书的腐儒,深知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有多重要,生怕让外人占了便宜。

    “袁尚书所言极是,商贾们只要见到了好处,杀头也在所不惜,与之交往除了些许毛皮马匹,我朝并无太多收获,还望陛下三思!”

    李如樟和袁应泰正好相反,他对新政如何推广并不上心,反倒对有可能的武器和技术外流比较担心。假如蒙古和女真军队也有了野战炮,那大明陆军就会丧失很多优势,甚至在某些交战中处于劣势。

    “因为怕而关上门的做法是最傻的!要是不开海禁,海关如何从每年的海贸当中抽取几百万两白银?这些银子大部分被用于海军和陆军的装备更新。

    领先者就要有领先者的气度,只要自身没问题,再加上不断努力,就会一直领先下去。该担心的是追赶者才对,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,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。

    另外你们想过没有,领先者和落后者的交往最终是谁受影响更大?答案肯定是落后者,这就像富户与穷户交往,表面上看富户多花了钱,实则穷户在不知不觉的学习富户的生活方式,乃至想法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