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二章:恢复生产,安定地方-《史上最强崇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想而知,孙传庭对流贼的本质已经看得很清楚,陈奇瑜如今想法和孙传庭差不多。

    太原输了一次已经让明军伤筋动骨,差点没被李自成抓住机会一波平推,全靠崇祯皇帝御驾亲征激起的士气和禁军的加入才扭转过来,要是自己再失误,就将成了天下的罪人,由不得不谨慎。

    张鼐在辽州反正,说得好听,陈奇瑜也想不明白这贼厮是打着当年车厢峡的心思故技重施,还是真心实意的要学白广恩,难以确定之下,只得上疏请示崇祯皇帝。

    对此,刚刚回到京城的崇祯皇帝却比较释怀,很快就决定接受张鼐的投降,不过此后转任山海卫指挥同知,为游击将军,驻抚宁城。

    并且朝廷要求张鼐彻底解散部众,将代州城防交给官军,隔日只带五十名老营前往上任。

    历史上这张鼐能主动联明扛虏,说明还有些大局意识,最后死湖南石牛寨战死不降鞑清,也算汉家勇士。

    就这两点,崇祯皇帝觉得张鼐还是应该给他最后一次机会,不过毕竟流贼降而后反之事已成习惯,很多次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靠投降死灰复燃,不得不防。

    思前想后,崇祯皇帝对张鼐的处置和在太原投降的蔺养成差不多,蔺养成如今被打发到黄得功帐下守喜风口,张鼐则任山海卫指挥同知,调往抚宁城屯守,防备吴三桂。

    其实,对于崇祯皇帝来说,交给蔺养成和张鼐的都是留则有益,去之无害,可有可无的两个地方。

    喜风口自天启年来就失去了御边的效用,仓促之间黄得功想要恢复其效能也很困难,至于山海卫更不用说,此地的指挥使早就和辽东军穿了一条裤子,本地卫所军士对辽东军惧怕更甚于朝廷。

    让张鼐去上任,要是他真的想为朝廷尽份心力,倒有可能起到特殊效果,就算他伺机再反,崇祯皇帝也能在翻手之间将他彻底平定。

    抚宁城是四战之地,以北不远便是山海关,以西几里就到了新划分的兀良哈镇境内,往南则是天津海防都督张名振负责,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,出不了什么大乱子。

    崇祯十九年正月初三,守卫辽州的大顺军开始无条件向明军投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