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二章:大战将启-《史上最强崇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在想想,多尔衮还觉得实在是太丢人了。

    自己被封为大将军,走的时候就连大玉儿都亲自给自己送行,满脸都是等你得胜消息传来,我就以身相许的神情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自己去明国京师周围兜了一圈,甚么都没干成,反倒自家到处起火,虽然赶紧回去平定了,也能说是得胜还朝,但是就连多尔衮的脸上都火辣辣的。

    这牛皮吹出去,实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
    反倒那个时候的明国,好像开始回光返照一样,获得了各种不可能的大捷,那个崇祯皇帝,御驾亲征一次竟然击败了席卷中原的大顺军,强行给明国续了一波命。、

    鞑清底蕴太低,甲申年之后和明国相持了两年,如今国内已经有些动荡,再加上八旗贵族腐化严重,眼看着就要朝元代的蒙古人一个方向发展,这就是多尔衮极力促战的原因。

    山海关的吴三桂挺有意思,让多尔衮气不打一处来,虽然和明国不对付,但他却也从不会正面回复多尔衮的招降,所说都是模棱两可,两头不得罪。、

    多尔衮这次出兵先是试探性的大张旗鼓前往山海关,果不其然,吴三桂这吃里扒外的东西赶紧调动关宁军守城,丁点放八旗军入关的意思都没有。

    不得已,多尔衮只得重走数次入关的老路。

    现在八旗军听起来挺厉害,把朵颜三卫地界重新收回,击溃大顺降将蔺养成,突破了喜峰口,多铎分兵追击蔺养成,虽然人没追到,却也打破了大安口、龙井关还有洪山口。

    但是别人不清楚,多尔衮自己心里还能不清楚?这种小关口在大明的边关到处都是!

    ?这种小关口没有一千,也足有八百个,更别提像宣府镇、大同镇那种想想都让人头疼的大关了,唯一能真正算上一个鞑清占了便宜的地方,就是趁虚攻下同为九边重镇的蓟镇。

    吹牛批的代价是惨重的,这个代价崇祯皇帝手中延绵了近三百年的大明帝国完全承受得起,只要大局势有改观,崇祯也是根本是不会管这些细枝末节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