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个叫王世宠的甘肃总兵自告奋勇守在那里,大约有两三万的兵马,而这个时候,其余的官军还都在各自的防区自顾不暇。 那个叫王世宠的,李友和吴汝义都没听说过,两三万人不多也不少,这就说明官军还是挺重视这个关口。 但可能因为各地闹事的原因,负责堵住缺口的这支官军并不是特别强的精锐,余的官军距离又远,看起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去援救闯王的好机会。 当时在西安的时候,李自成是刻意只找了一部分心腹说要自商洛入湖广的想法,李友和吴汝义都是弃子,自然都被蒙在鼓里。 加上两关消息闭塞,一传十,十传百的,关内的闯军几乎全都相信了这个说法,开始风风火火的准备出关援救闯王。 李友对此深信不疑,但吴汝义觉得很蹊跷。 原本围堵函谷关和武关的官军,都是山东军、京军这种精锐,但后来居然逐渐一点点的撤走,如今还剩下的,多只是地方卫所团练兵马。 这样看来,就只有两种情况。 其一,是真如流言传闻的那样,陕西、河南出了乱子,精锐被调去平叛了,朝廷又不愿留下缺口,所以只能让这些数量多的卫所兵前来围堵。 其二,就是这是一个设计好的圈套,李自成被围在商洛山的消息是假的,官军主力也并没有调走,而是在暗中埋伏。 若是第一种,那自己就要立刻毫不犹豫的出兵驰援商洛山。 时间不等人,先不说李自成能在山中撑住多久,官军主力缓过神来,再想翻盘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。 至于第二种,吴汝义觉得是自己多疑了,往常第一种的时候也不是没有,而且是常常发生。 官军往往在形势即将大定的时候就忽然自己出乱子,要么是战策出了问题,要么就是建奴叩关,主力都被调到辽东。 事实上,就算是第二种,对于李自成被围商洛山中,即将弹尽粮绝的消息,吴汝义也得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 毕竟,李闯王就是他们大顺的魂,他们冒不起这个风险,李自成一旦死了,余的大顺军就会立即土崩瓦解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