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毕竟,司笙不爱说过往。 ——讲述过往是那些认为自己曾年轻过、时代不属于自己的“老人”最喜欢做的。 谈话间节目已经接近尾声。 一行人历尽千辛抵达目的地,休整过后就进行最后的总结和表演环节。 这一路,许雯和杨玥的好感度败了个彻底。 总结和表演时求表现,相较于安静看着、问及时才说几句的司笙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 弹幕: 【司笙:‘敢于挑战,敬畏生命’,喜欢这种生活态度!】 【看到‘敢于挑战,敬畏生命’,忽然释然了。她为什么要因为自己的优秀挨打,粉上这样一个人,不是会让我们努力活得更好吗?】 【哪怕她不需要,我也想粉她。】 【恕我直言,许雯、杨玥,和司笙比起来,不是一个层次的。】 【我错了。以前觉得司笙是个斤斤计较的喷子,现在真觉得她活得豁达。】 【经历过多少才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有这种感悟?她过多的技能总是让我轻易忘记她的年龄……】 …… 就这样,彩虹屁一直吹到司笙开始表演。 当司笙表演时,大家还以为她会拿出竹笛,心儿颤抖了下,没想司笙只用了一片叶子,拿竹笛的竟是冬至。 一个音乐小天才,在这条道路上注定要走很远;一个接地气大佬,随手一片叶子就能吹奏乐曲。 他们搭配,竟是谁都没有遮掩掉谁的特色,纯音乐也让人听得沉浸其中。 直到杨玥一语惊醒—— “冬至,你手上的是司笙的竹笛吧?” “尾端那个标志,好像有点眼熟?”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,节目组还特别给竹笛尾端的标志做了个特写,然后引得弹幕哗然。 【卧槽?林羿的标记!】 【ly是什么,司笙的狗男人,还是前任?】 【肯定是前任,不然就司笙将竹笛吹成这样,哪个做笛子的能受得了自己作品搁她手里糟蹋?】 【林羿是谁?】 【不知道林羿的请善于运用引擎软件,你们会发现爆炸性新闻。】 【我知道苏秋白是林羿的关门弟子。因为粉苏秋白,稍微关注了一下,林羿送的竹笛都是有名有姓的,司笙名头够响亮,但在音乐圈就……所以,竹笛是假的吧?】 【肯定是假的啦。看司笙没坦白承认就知道了。心虚了吧。】 【万万没想到会在节目最后吃到这么大一个瓜。】 【最近林羿的假竹笛可真多,而且都是名人。前面有国家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,现在有漫画圈+娱乐圈的顶流……造假集团欺负林羿现在隐世不出门?】 【司笙知道假的还用?!】 …… 争执不休的弹幕遍布全屏。 节目却仍在继续。 一声鹰唳响彻天际,然后,画面里的司笙站起身,一只雄鹰冲下来,稳稳在司笙手臂上停留。 这一画面,让弹幕停了三秒。 但同时,节目也以两期首尾呼应的方式,结束了这两期节目。 而这三秒的剪辑,无疑将这节目的热度,再次冲上另一个顶峰。 【上一期节目里说是特效的麻烦麻利儿滚出来被打脸!】 【这是特效?!特效?!看他们吓成那个鬼样子就知道没假了好吧!】 【我慕了。一个连鹰都喜欢的女人……】 【???我举报!司笙开外挂!还踏马开了一个又一个!】 【好想跟司笙做朋友,见识一下她的生活。这样的人每天都能给人以新的惊喜吧。】 【嘤嘤嘤想跟司笙做朋友。+1】 …… 跟上一期节目一样,节目效果爆炸,热度持续上升,居高不下,数据上竟是要比上一期更加好,看得圈内人眼红不已。 短短俩小时,跟司笙有关的话题,前后上了十来个,每一次都能吸引新的观众进来。 ——业内人说:只要有司笙在,任何项目都可以省掉大笔的宣传费。 《在路上》这个贫穷节目组现在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。 而且,节目观众粘性极大,节目播出之后,后面的特别剪辑版点击量也在持续攀升。 同一时间—— 这一期的观众,都围绕“司笙是个探险家的证据”和“司笙那个林羿竹笛是真是假”地话题展开,一时间帖子开了无数,遍布各大论坛和贴吧。 ------题外话------ 今天福利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