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哪里来的脸!-《重回1991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但哪个工序出了问题,这一炉子酒的味道就会变,柴进对品控要求非常高,哪怕是味道差了那么一丁点也绝对不会让工人灌装出厂。

    宁愿慢点,也绝对不能丢了口感,丢了口碑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工人的细心标准要求特别高。

    招人容易,随便找一个村里扯一嗓子,马上就会有无数个农民上岸和你一起进厂。

    问题是要求达不到。

    柴进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,想了很久后说:“咱们县里现在还有多少个酒厂没有改制承包的?”

    张爱民愣了下,抬头迟疑:“你想开分厂?”

    柴进点头:“目前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满足我们市场需求。”

    “张叔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张爱民沉默了很久后说:“如果你真想承包,我觉得你可以去联系下县酒厂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酒厂已经停工快一个月了,有五百多个职工正在待岗。”

    “只不过,我们这钱,怎么来?”

    五百多个人的工厂承包费用肯定不低。

    更何况还是挂着县字头的,其中涉及的关系错综复杂,没有他们村字头企业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柴进明白张爱民的顾虑。

    但这不是他的顾虑,关系是用腿跑出来的,人情是用酒搭建出来的。

    只是开口说:“一但我们吞下了县酒厂,这就意味着你肩膀上的压力会很大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生产包装等这些都要统一标准化,你能抗住压力吗?”

    张爱明听后笑了笑:“小进,你这是在质疑我的能力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别忘记了,村酒厂刚成立的时候,人也达到过三四百个人,只不过我一个人要管生产,还要管市场。精力有限才导致了这种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只要我管生产的话,我并不认为我有什么问题。”

    柴进仔细想了下,好像确实是自己多虑了。

    厂里的酒方子是张爱明祖上传下来的。

    并且家族数人默守着这个味道从未改变过。

    品质这块有张爱明在确实不用操心。

    开口说:“也就是说,只需要我给你找个管市场的人才就没问题了?”

    张爱明自信的点头:“放心吧,不是老头子吹牛。在元里县酿酒的师傅,有谁不给我张爱明点面子。”

    “有谁不好我张爱明家的这个酒谱方子?”

    “你让他们接触这个方子,他们求之不得。”

    “是这么个理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