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四章 土匪劫了方世玉-《大明: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明官场当然不会缺乏贪官污吏,但随着洪武二十二年末,洪武二十三年七月,洪武二十五年正月。

    三次的民缚官,从山东入京,从湖广入京,从福州入京的三次御前民告官之事,搞的整个大明官场,为之颤抖。

    再也没有出现过,官官相互,欺压百姓,使得当地民不聊生的事情。

    而朝廷拨付给老迈者的救济粮,虽然还是免不了被克扣些,但大多的粮食落到了实处,还是让无力耕种,无所依靠,无所养者,有了活命的口粮,不至于饿殍遍地。

    江宁县的县令,更是因为江宁贴近帝国中枢,地位亦是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洪武二十年进士万关,在江宁县做官已有三年之久。

    “大人,出事了!”一名捕快进了万关的书房,一脸急促,大口喘息道。

    万关心头一震,开口道:“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“陈家的车被劫了,听说是牛首山的土匪干的,要陈家准备一百万宝钞,作为赎金,不然的话,就要撕票。”

    “陈员外今天偷偷给小的传信,希望大人能帮忙想想办法,百万宝钞,如今朝廷大力扶持宝钞,天下人都知道,宝钞的价值会飞速上涨。”

    赵捕快只是说了一句,万关连忙开口打断道:“牛首山的这帮土匪,他们可真会挑时候!”

    “不知真的,就好像他们知道大人今年秋天就要调任升迁了,这个时候闹出这种事来。”

    “只怕到时候,这事一旦闹到应天府去,咱们不好收。”赵捕快低着头,一脸凝重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,那这件事要怎么办?我们不能放任不管,一旦陈员外把事情鼓动上去,告我们一个置之不理的罪名,铁定是没跑了,可若是要赎货,难免会出变故。”

    “多少货,对方要那么多钱?”万关心中犹豫,陈员外也是当地富商了,在江宁经营十数年,能撑到现在,他背后的关系网也是极其恐怖。

    现在还活下来的富商,那都是能量惊人的,毕竟洪武二十二年,富商死了太多太多,整个江南流放抄家的富商,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赵捕快道:“听陈员外的意思,这些货是给魏国公府采办的,据说最后是要送到东宫去。”

    “魏国公府?东宫?”

    万关瞪大一双眼睛,目光呆滞道。

    “小的也不清楚,大人,陈员外那边吹得急,咱们要怎么办啊?”赵捕快连忙躬身道。

    万关起身在房间中,来回踱步,心中不知盘算着什么,想了半晌,唉声叹气道:“我们没办法,还是往上报吧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是魏国公府的货,那就让魏国公府来解决吧。”

    赵捕快连忙开口道:“大人,可是那样的话,上边会不会办我们一个渎职之罪?”

    “那你告诉我,还有什么办法?牛首山上四千多土匪,那就是个超级土匪窝,县衙里一百多个人手,你让我能想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万关心中恨得咬牙切齿,只要在坚持,坚持半年时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,他在江宁的三年任期已满,就可以上报吏部,被调迁了。

    虽然他很难能进入京师,成为中枢官员,但以他这三年的政绩来看,离开这里之后,成为一省父母官,一省副官,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
    可眼下,竟然闹出牛首山的土匪劫持富商货物,而且还是要送给魏国公府的货物。

    赵捕快轻声道:“要不,我们找军营的王将军,吃两口酒,从他哪里借点人用?”

    大明境内的军改,整个大明养兵近百万,日夜操练,各地都有驻军,而江宁县因为距离京师太近,甚至可以说,江宁县就是京师。

    而江宁县的驻军,不多不少,刚好一个卫的兵力,四千六百人满编制。配备一千杆洪武二十四式火铳,八十门便携式虎蹲炮。

    平常除了窝在军营里训练,他们唯一出城就是让新兵蛋子练练便携式虎蹲炮是如何瞄准,如何开炮的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军队没有圣旨调令,是不允许离开划归的军营地区。

    而军营,实则就是一个巨大的围墙,将整个军队圈在了里边训练。

    “你让我去找老王?不行,我要是去求老王借人给我,一旦这事到了京师,那我就是杀头的罪名。”

    万关连连摇头,虽然大明律还没有完全发出来,但只言片语中,哪怕没有大明律,万关一个进士,难道还不知道兵权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,擅自调动朝廷军队的,私人使用的,没有朝廷旨意,不论是有无伤亡,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是一件好事。万关说的没错,砍头已经是轻的了,抄他家,都不是不可能发生。

    你一个地方县令,有什么能量,你可以调动地方军?你要是当了大官,是不是就可以逼宫造反了?

    “我这就修书一封,你动作快点,送到京师刑部衙门和兵部去,让上边的大佬们,看看这件事情,要如何做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他们同意调遣地方军,倒是好说,若是他们不同意,那就难办了。”

    万关也不犹豫,直接回身写了一封书信,归纳奏疏,交给了赵捕快道:“快马加鞭,一定要赶在陈员外的前边,把奏疏先送上去。不然的话,我们可真的就逃不了渎职了!”

    赵捕快拿着公文,郑重的点了点头道:“嗯,放心吧,江宁没有骑兵,还没人比我骑马更快的!

    说着,赵捕快转身出了屋子,关上房门后,嘴角微微上扬,心中暗道:“想升迁?你还是死在任期上吧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洪武二十七年,四月初。

    伴随着一声啼哭响起,方世玉开心道:“听这大嗓门,肯定是个爷们。”

    方世玉话音刚落,屋子中的接生婆赶了出来,看着方世玉道:“恭喜殿下,恭喜陛下,是个儿子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好,好。”朱元璋坐在椅子上,虽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,没有那么多太阳的暖光照着他。

    但如今江南回暖,虽是深夜,但这么大的事情,他的外孙出生,朱元璋还是过来了。

    不论旁人如何劝说,老朱头似乎铁了心要在这东宫等着,等着看他的外孙。

    “赏,都有赏!”

    李传习得了朱元璋的命令,带着众人离开了东宫的院子。

    朱元璋道:“方小子,来,扶朕起来!”

    看着越发老迈的朱元璋,方世玉心里的开心情绪瞬间消失不见,这个迟暮的老翁,统御了天下长达二十七年之久,他在文官的眼里,不是个好皇帝,所有文官看见他,都瑟瑟发抖,心中惶恐不安,他在勋贵的眼中,不是一个良善之人,卸磨杀驴的事情,他没少做。

    但他在最不起眼的阶层,在民间的支持,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。

    而为什么,朱元璋都这么老了,也没有人要造反,没有勋贵造反,没有文官逼宫。

    这其一,老虽老矣,余威犹在,军队被朱元璋抓的死死的,勋贵已经到了没有圣旨,摸不到军权的地步。

    当兵的又不都是傻子,谁给饭吃,谁给的多,他们难道不知?

    而其二,就是在没有造反的可能上,所有的文官勋贵,都希望能出现一个仁慈贤明的后世之君。

    这个人就是朱标,他们已经让朱标变得仁慈宽厚,虽然朱标的那股子狠劲藏在了心里,没有半点展露。

    但若是朱标坐上皇位,许多事情,也未必有他们想的那么完美,朱标是见过打仗的,见过死人堆的。

    也见过朱元璋是如何处理文官,对付勋贵的,他只是仁慈宽容,不代表他没有老朱家的狠厉,从他对儿子的教育和毒打上就能看出来。

    方世玉上前扶着朱元璋道:“老朱头,我陪您去转转?”

    “嗯,就去御花园吧,哪里是块宝地啊。”朱元璋身后跟着十余名小太监,抬着他的座椅,而朱元璋则是在方世玉的搀扶下,一步步向前走着。

    “若是这第一胎,生了个女儿,朕怕是也等不了那么久了,但既然是生了个儿子,朕认为,自己还能在坚持五年,六年,好好帮你调教一下这孩子!让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明福星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到朱紫怡第一胎就生了个儿子的消息,心中的激动和活下去的欲望,空前强烈,他还要为这个帝国把关。

    为他的外孙的教育做准备,如此的话,大明至少还能兴旺数代。

    毕竟,帝国前期的盛世,除了造反时期的过多杀戮,土地足够耕种外,哪一个开国皇帝,没有能力。

    而他们教导出来的人,最差最差,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,至于朱允炆,只能说这丫的从小的教育就出了巨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从根源上,他既不是嫡子,也不是长子,虽然最后朱标早亡,他算是庶长子,但按照大明的规制,朱标继位后,继承朱标皇位的应该是朱允熥。

    嫡子!

    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奈何,朱标死的早,朱允熥还小。但朱元璋就不管这个,认准了这个从小当藩王教育,饱读圣贤之书,被圣贤书洗脑的朱允炆做皇帝。然后,他真的就把江山给玩丢了!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御花园。

    “老朱头,歇会吧!”方世玉搀扶着老朱头,坐在了一旁的软凳上,随着朱元璋的年龄增长,寒冷的石凳,已经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“孩子的名讳,想好了吗?”朱元璋望了眼方世玉道。

    摇了摇头,方世玉道:“按照规制,两年之后交由宗人府拟定,这个事情,我倒是没有考虑过!”

    “那是藩王的子孙要等到两年后送去宗人府备案,拟定名讳,你的不用。朕已经问过礼部的人了!就叫方文墐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说罢,自顾自的点了点头道:“这个字是朕自己找的,你不会反对吧?”

    “老朱头说他叫什么,那他就应该叫什么,哪里有我说话的余地。”方世玉惋惜一声。

    方世玉的儿子也算是皇亲国戚了,他的名讳,根本就不给方世玉什么选择的余地,哪怕朱元璋不定下来,他也未必能找到什么好名字。

    对于朱元璋要给自己儿子定名,他是没什么拒绝的道理,也没有什么借口和理由可以拒绝。

    坐在圆月下,方世玉道:“对了,老朱头,正好和您说声,冯诚回来之后,我也不打算让船队停留了,调换一下军队,直接出海去吧!”

    货物都采买的差不多了,钱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了,直到这个时候,方世玉才想起来,自己还没和老朱头通过气。哪怕说,朱元璋明里暗里知道这件事情,但若是没有他的调命,这千余艘水师战船,还真调不动。

    朱元璋点了点头道:“你买了那么多货,又弄了两万万宝钞,你是铁了心要让宝钞起死回生啊。”

    哪怕朱元璋日日留在皇宫中,对于宫外的事情,哪怕是朝廷的事情,他都极少参与,乃至于不参与,不管,不看。但不可否认,朱元璋的情报系统,经过二十多年的铺设经营,已经达到了恐怖骇人的地步,

    真正能上得了台面的官员,勋贵,王侯,皇子皇孙,身边究竟有多少眼线,只怕朱元璋自己都查不过来。

    而这就代表了,朱元璋对整个帝国的绝对掌控力,锦衣卫的存在,替皇帝得到了天下的消息。

    也是因为锦衣卫的存在,大明朝廷的皇帝哪怕三十年不上朝,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,也可以做到了然于胸。

    哪怕一心求仙问道,也可以明里暗里掌握着整个帝国的权力。

    这就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。

    “你要不要也插一手?”方世玉微微一笑,他那点小钱钱,还是从朱紫怡的手里硬抠出来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